填埋氣介紹
填埋場氣體的量及其成分,主要取決于垃圾的種類與數量,所采用的地面覆情況、填埋深度、填埋場溫度實際使用年限等因素,填埋5~8年后為產氣量高峰期(可產氣15年左右),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
填埋氣是伴隨垃圾填埋產生的必然附屬物,其主要成分為CH4和CO2,每噸垃圾在填埋場壽命期內大約可產生100~200m3的填埋氣,熱值范圍一般在7450~22350kJ/m3,脫水后熱值可提高10%,除去CO2、H2S及其它雜質組分后,又可將熱值提高到22360~26000kJ/m3(天然氣的熱值為37260kJ/m3),是非常有利用價值的一種能源。
每噸濕垃圾大約產生填埋氣的量可達到200~400m3;國內實測資料顯示,每噸垃圾產生填埋氣的量為110~140m3。
填埋氣發電工藝流程
填埋氣發電技術特點
1)沼氣收集系統
采用打井和覆膜相結合的技術路線,具有采氣率高,施工、維護方便,產氣率較快的特點。比常規打井采氣方式可提高采氣率一倍,極大地提高了沼氣利用率,同時有效減少沼氣向大氣的排放,對改善周邊環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有明顯效果。
2)預處理系統
沼氣預處理系統是根據沼氣的特性,參考國外氣體處理系統的設計數據,結合我國的實際工程經驗形成的一種沼氣發電工程的氣體預處理裝置,可滿足沼氣發電機組運行時需要的流量可控、壓力穩定、溫度適宜等要求。該系統采用撬裝式設計,具有脫水、除濕、除雜、增壓、穩壓、調溫、自動控制、在線檢測等功能。
3)集裝箱靜音箱式發電機組
為了降低發電機組的噪音和方便運輸,本項目決定采用集裝箱式靜音箱,這樣非常便于吊裝,可隨時將發電機組掉到另一個氣源,只需簡單的管路對接,既可發電,更好地展示了集裝箱的靈活性;
消聲材料采用防火、防高溫、吸音型、波浪環保海棉外加0.8mm鍍鋅鐵板,穿孔板覆蓋箱體海棉,使噪音擴散、吸收、減震、隔音使噪音降低。